站内信息搜索

【齐心抗疫 再打硬仗】致敬,坚守在发热门诊的白衣战士!

 01.jpg

(通讯员:任建全)“这里是发热门诊,24小时不打烊,始终都是战斗状态……”自从疫情发生以来,这里就成为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。

自年初疫情发生后,医院闻令而行,第一时间升级发热门诊,并迅速制定各项规范制度和标准化流程等,以确保医护人员和就诊患者的生命安全。

接到支援发热门诊的通知后,请战书从全院各科室纷至沓来,大家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第一线。

 2.jpg

筑起了抗疫第一道防线

随着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,每天的接诊量居高不下,医生护士身心都经受着严峻的考验。

目前,发热门诊现有医生12名,护士15名,医生护士实行是三班倒,实行24小时开诊。工作任务最艰巨的是白班,从早晨930点一直到下午5:30点,白天前来就诊的患者比较多,中午只有短暂的吃饭时间,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跑来走去,一个班次下来,身上被汗水浸透,皮肤因长期被浸泡而过敏,脸上、耳侧都是深深的压痕。陪检护士一趟趟的陪送患者CT、住院、取药、送标本,一天下来可以达到20000多步……但大家毫无怨言,全力以赴守好哨卡。

现在,平均每天的就诊量在70人左右,发热病人的接诊有着严格的规范要求,包括筛查、接诊、采血、采核酸、取药、留观等,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,来不得半点马虎,一个病人的工作量相当于接诊普通病人的几倍。

所有患者的治疗,处置,都要层层把关,不放过一个疑似患者。

 

克服困难,全力以赴

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笪欣是发热门诊的负责人,自年初疫情以来,她带领团队始终坚守在防疫第一线。

 3.jpg

“发热门诊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准确的诊断患者,并及时的分流处置,我每天都在协调这些问题……”谈到工作中的面临的困难笪欣说道。

她说:“在发热门诊有流行病学的患者较多,有“红码”的患者,还有其他各系统疾病的患者,考虑到患者要及时看上病,就存在要分流到其他科室收治的问题,因此,所有来到这里的患者,是收到隔离病房、普通病房,还是居家观察,都需要医生做出一个及时准确的诊断。”

4.jpg 

要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分流患者,笪欣和她的团队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。

发热门诊都是从不同专科临时抽调的大夫组成,每个人的专业不同,大部分医生对呼吸道、对传染病都不熟悉,为了不漏诊一个患者,只要有胸部CT异常者,无论多晚都要阅片及研判:是什么风险的患者?是否需要收住院?

笪欣说:“绝不漏诊、误诊一个发热病人,对发热病人进行诊治、筛查,尽快筛查出可疑病人,从源头上识别……

共同的使命战斗在这里

周燕是门诊部的护士长,今年1月主动请战到发热门诊,并担任护士长一职。疫情防控期间,她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发热门诊,做好相关防护用品准备,确保医护人员准时进入工作状态。她说:“我是护士长,关键时刻要冲在前面……

 5.jpg

杨奇帅是感染科的医生,从今年1月就坚守在一线。他说,这是党员义务,亦是医生职责。

 

像周燕、杨奇帅一样这里的医务人员,都是在疫情期间,从各个科室抽调的精兵强将加入到发热门诊这个队伍中。发热门诊的成员,虽然来自不同的科室,却担负着相同的责任,都是为了共同的使命战斗在这里,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,大家团结一条心,守好哨卡,当好守门人, 筑起了抗疫第一道防线。

发热门诊组建以来医护人员虽经过多次轮换,但依然有许多医护人员从年初一直坚守到现在,截止目前,有近百名医护人员在发热门诊战斗过。

 

这是一个十分敬业的团队

“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都很敬业,每个人心中的信念都是:大家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这座城市……”笪欣说。

每天下午休息及下夜班的医生都会来科室开会,学习新出现的常识,文件,新冠专家共识,从第一版学习到第七版,每当谁看见新的专家讲课时都会互相告知或发到群里,大家共同学习,同时大家也会交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,互相学习,共同讨论最优的就诊流程和严谨的工作制度。

 7.jpg

发热门诊换班频繁,从一月份七月份,换的人数大约有几十人,七月份开始人员才开始相对固定,每人都要培训发热门诊的流程、穿脱防护服、职业暴露、自我防护等相关常识,学习掌握发热门诊工作制度、流程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,发热门诊的流程及制度到目前为止也更改新了十几版,每当形成新的制度及流程时,都要去看大量的文件,去发热门诊实地走流程。

 

团队有很多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

发热门诊这个团队有很多平凡又感人的小故事。

分诊医生兰彬不但在发热门诊上班同时负责中医科会诊工作,从未休息过;拉娃拉,两个孩子在家没人管,但是她从来没有说困难,而且有一次身体不舒服,没提出休息,为不麻烦其他人,也没有换班,工作时也没有因为身体原因,中间出来休息,就是怕浪费了一件防护服。康复科王玲老师是位高年资的老师,从2月份一直在发热门诊至今,勤勤恳恳,都是冲锋在前面,给其他年轻医生做了很好的榜样;赵雪峰,之前也在发热门诊,工作认真,好学,女儿一人在家,一听说援乌,主动报名,临走前还特地找到我说,回来还要来发热门诊;呼吸科的蒋雪龙是年轻的医生,为发热门诊优化流程,提出建设性意见;心内科邵丹,工作认真,对不放心的患者,都是自己电话随访。2月到7月发热门诊组长喻婷,是个年轻医生,有责任,有担当,大家常常忙到凌晨,现在因身体原因不再负责发热门诊。 

笪欣说:“特别要感谢呼吸科陈燕主任对发热门诊的帮助及支撑,对于有争议的病人和胸部CT,再晚都是会一起讨论,给建设性意见,制定治疗方案。”

护士长周燕从发热门诊初始建立,到现在机制健全,每一步都少不了她的足迹。同事们哪个病了,脸色不好看了,她总能发现,并嘘寒问暖,尽量帮助解决各种问题,如今她忍受着腿痛、腰痛仍坚持在一线,与大家共同战斗。

护士贲龙华孩子才3岁,爱人封闭上班,家中只有保姆在带孩子,即便这样护士也没提出回家。护士白园园扭伤了膝关节,依然坚持上班。孔宁老师50多岁了,依然奋斗在一线……

这些点点滴滴都反应出发热门诊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。

 

永利402com官方网站 宣传科

2020.8.17


 

上一篇:【抗疫故事】 “小门关”发挥大作用----记口腔科医生王锋
下一篇:【抗疫故事】铿锵玫瑰,风采依旧----烧伤科护理“姐妹花”
?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